51吃瓜全网最快,51吃瓜—全网最快|51吃瓜全网最快吃瓜_51吃瓜全网最快的是真实事件吗?

0632-5555555
  特色技術  
中藥熏洗加棒擊在臨床治療跟痛癥中的應用
發(fā)布日期:2014-05-23

 跟痛癥是跟部周圍疼痛的疾病總稱,臨床上跟痛癥多見于中老年人。足跟部是人體負重的主要部分,從解剖上看,跟下部皮膚是人體中最厚的部位,因皮下脂肪致密而發(fā)達,呈柱狀排列,又稱脂肪墊,在脂肪墊與跟骨之間有滑囊存在。隨著患者年齡增長加上長期的慢性勞損,以及長時間的站立和行走的刺激,可導致跟下脂肪墊和滑囊的慢性炎癥,或因跟骨跖面結節(jié)骨質(zhì)增生刺激脂肪墊和滑囊,均可引起足跟痛。足跟痛分為足跟后側疼痛和足跟跖側疼痛。引起足跟后側疼痛的原因主要有跟后滑囊炎、跟腱止點撕裂傷或增生等;引起足跟跖側疼痛的原因主要有跟骨骨刺、跟骨內(nèi)高壓癥、足跟跖側脂肪墊萎縮、足跟滑囊炎、跖筋膜起點處筋膜炎等。

 跟痛癥發(fā)病的原因很多,發(fā)病率較高,目前尚無特效的治療方法。目前臨床上針對跟痛癥的治療一般都遵循先保守、后手術的原則。治療方法有:①防止穿硬底鞋子和長時間站立;②足底部透熱理療或手法按摩并穿軟底鞋;③穿用足跟痛的鞋跟墊或鞋墊并服用消炎鎮(zhèn)痛藥;④局部醋酸潑尼松龍封閉并穿用鞋跟墊;⑤保守療法無效可行手術治療,如跖筋膜切斷術、跟骨骨刺切除術、跟骨鉆孔術神經(jīng)切斷術等。但由于手術療法部分患者癥狀不改善,且造成局部新的創(chuàng)傷,因此醫(yī)生和患者都對手術持謹慎態(tài)度;而保守療法患者癥狀容易反復,因此尋找一個療效確切、創(chuàng)傷小的療法治療跟痛癥是我們從事骨傷科工作者的責任和義務。

    中醫(yī)認為跟痛癥主要由于足部勞累過度,筋骨受損,瘀血阻滯,氣機運行不暢,故出現(xiàn)疼痛不適;也可因老人腎氣不足,氣血衰少,運行無力而瘀滯于跟部出現(xiàn)疼痛。或因年老體弱及久病臥床,以致肝腎不足,骨萎筋弛,髓不養(yǎng)骨而疼痛。無論是跟骨骨刺刺激脂肪墊、跟骨滑囊炎或因跟骨內(nèi)高壓引起的足跟痛,中醫(yī)認為其根本為瘀血阻滯,氣機運行不暢,從而局部出現(xiàn)無菌炎性水腫刺激神經(jīng)末梢引起疼痛不適。

    為響應國家普及中醫(yī)中藥號召,最大程度上解決患者痛苦,近年來市中醫(yī)醫(yī)院以中醫(yī)理論為指導,結合大量中醫(yī)藥專家?guī)资甑呐R床經(jīng)驗,研制出跟痛消瘀散,結合局部棒擊治療,得到患者一致好評。治療中主要采用中藥熏洗患足,起到行氣活血、化瘀止痛,促進局部血液循環(huán),并軟化跟骨骨刺的作用;然后采用木棒擊打跟部疼痛區(qū)域,以擴張局部皮膚血管,促進藥物吸收,使活血化瘀的藥物的直達病所,同時擊打痛點可改變軟化后跟骨骨刺的方向,解除骨刺對跟部脂肪墊和滑囊的刺激使無菌炎癥更易吸收,從而達到治療跟痛癥的目的。此方法簡便易行,費用低,且無任何創(chuàng)傷,療效確切。此方法主要用于跟下疼痛的治療,對于跟后疼痛的患者可單用中藥熏洗,而無需進行棒擊。

跟痛消瘀散:五加皮15、公丁香10、炒小茴15、川花椒15、香白芷15、本紅花15、石菖蒲10、川桂枝15等。

    治療方法

    中藥熏洗法:上方加水1500ml煎煮,以煎開為度。將藥渣與藥汁一起倒入一木桶中,患足置于桶中離藥汁約10cm,以不燙為度,桶外覆蓋浴巾,熏蒸約10~20分鐘。待水溫后,將足跟置于藥汁中浸泡。

    棒擊法:在足跟熏洗10~20分鐘后,用一木棒或木錘輕輕擊打足跟跖面痛點處,以感覺疼痛但能忍受為度,每次擊打約10分鐘。擊打后再用熏洗藥汁浸泡患足。

    治療時間及療程

    一般跟痛癥每天治療1次,嚴重者可治療2次,每次熏洗浸泡時間不少于30分鐘,擊打時間不少于10分鐘,接骨消瘀散外敷時間不少于8小時。每劑熏洗藥方可煎水熏洗2次,每10天為一療程。

    注意事項

    ①  熏洗時注意水溫,防止燙傷。

    ②棒擊后浸泡如水溫偏低,可略加點開水。

    ③棒擊時力度要適宜,防止力度過大引起新的損傷。

    ④熏洗后如出現(xiàn)皮膚瘙癢,應立即停止使用,以防皮膚過敏。如出現(xiàn)過敏,應至正規(guī)醫(yī)院進一步治療。

    適應證

    1.此技術適用于各個年齡段的跟痛癥患者,男女不限。

    2.因跟骨跖筋膜起點處增生引起的跟痛癥。

    3.因跟下滑囊炎引起的跟痛癥。

    4.因足跟跖側脂肪墊萎縮引起的跟痛癥,局部皮膚條件良好能耐受熏洗、棒擊者。

    5.因跟骨內(nèi)高壓引起的跟痛癥。

    6.因跟腱附著點處增生或滑囊炎引起的跟痛癥。

    禁忌癥

    1.跟痛癥患者皮膚有破損或有潰瘍者。

    2.跟下滑囊炎或跟后滑囊炎局部紅腫明顯,可能有感染者。

    3. 足跟跖側脂肪墊萎縮引起的跟痛癥局部皮膚菲薄,容易破潰者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
Copyright 2010 © 滕州市中醫(yī)醫(yī)院 All Rights Reserved.
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方式 電話:0632—5593128 郵箱:[email protected]
電話:0632-5555555 地址:滕州善國中路52號 郵編:277599 魯ICP備14027788號

HTTP HTTP 本站支持IPv6訪問 本站支持IPv6訪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