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您當前的位置:首頁 > 典型醫(yī)案典型醫(yī)案
潰瘍性結腸炎/大腸濕熱、氣機阻滯證(王洪京主治)
發(fā)布時間:2016/8/28 8:31:51 瀏覽量:
提要 劉某某,女,43歲,工人,已婚。山東省兗州礦務局鮑店煤礦。膿血便2月,大便日
3~5次。舌紅,苔黃厚膩,脈弦滑數。中醫(yī)診斷:痢疾;西醫(yī)診斷:潰瘍性結腸炎。辨證:大腸濕
熱、氣機阻滯證。治法:清熱祛濕,行氣消。滯代表方劑:結腸安方(自擬)加減。結腸安方由黃
連、黃柏、秦皮、苦參、白鮮皮、陳皮、枳實、檳榔、木香、厚樸、白及、地榆等組成,具有清熱
祛濕、行氣導滯之功效,對于濕熱蘊結腸道,氣機阻滯而引起的久痢、久瀉甚為合拍,故效果顯著。
案體 膿血便2月,大便日3~5次來院就診。時令:春季。
初診(2009年5月29日):患者2月前始大便次數增加,日3~5次,有黏液膿血便排出,曾自服多種中西藥物未效來診。證見大便日3~5次,里急后重,便質粘滯,有黏液膿血,伴腹脹,腹部隱痛。察其舌質紅,苔黃厚膩。診其脈弦滑數。檢閱實驗室報告結腸鏡示直腸、乙狀結腸黏膜見廣泛淺表潰瘍,表面附著大量膿性分泌物。中醫(yī)診斷:痢疾;西醫(yī)診斷:潰瘍性結腸炎。此為大腸濕熱,氣機阻滯所致。治當清熱祛濕,行氣消滯。方擬結腸安方(自擬)加減。
處方:黃連10g,黃柏10g,秦皮20g,苦參10g,白鮮皮20g,陳皮10g,枳實10g,檳榔10g,木香10g,厚樸12g,白及30g,地榆20g。水煎服,日1劑。
二診(2009年6月4日):服上方6劑后,大便次數減少,黏液膿血便好轉,腹脹、腹痛減輕。藥證相符,濕熱漸清,氣機漸暢,效不更方。
三診(2009年6月10日):又繼服6劑后,大便次數正常,黏液膿血便消失,腹痛除,脈舌正常,僅見食后腹脹,時乏力,濕熱、氣滯標實之象已去,脾虛之本虛顯露。上方去黃柏,加白術15g、太子參12g。
四診(2009年7月10日):上方又服20余劑后停藥。現臨床癥狀消失,復查結腸鏡示結腸、直腸黏膜正常。
按:據癥分析患者乃濕熱蘊結腸腑,腑氣壅滯,氣滯血阻,氣血與邪氣相搏結,夾糟粕積滯腸道,脂絡受傷,腐敗化為膿血,故見黏液膿血便;氣機阻滯,腑氣不通,閉塞滯下,故見腹脹,腹痛,里急后重;舌紅,苔黃厚膩,脈弦滑數乃濕熱內蘊之象。本案總病機為大腸濕熱、氣機阻滯。結腸安方(自擬)由黃連、黃柏、秦皮、苦參、白鮮皮、陳皮、枳實、檳榔、木香、厚樸、白及、地榆等組成,具有清熱祛濕、行氣導滯之功效,對于濕熱蘊結腸道,氣機阻滯而引起的久痢、久瀉甚為合拍,故效果顯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