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您當前的位置:首頁 > 典型醫(yī)案典型醫(yī)案
痛風/濕熱下注、痹阻經(jīng)絡證(王洪京主治)
發(fā)布時間:2016/8/28 8:32:52 瀏覽量:
提要 張某某,男,52歲,干部,已婚。山東省滕州市荊河街道程莊街。左足大趾隱隱作
痛1月,伴紅腫熱痛,如刀割樣。舌質紅,苔黃膩,脈滑數(shù)。中醫(yī)診斷:痹癥;西醫(yī)診斷:痛風性關節(jié)
炎。辨證:濕熱下注、痹阻經(jīng)絡證。治法:清熱利濕,通絡止痛。代表方劑:痛風方(自擬)。此例
患者關節(jié)紅腫熱痛,舌紅,苔黃膩,脈數(shù),系平素喜酒肉,致濕熱蘊于脾胃,下注流注骨節(jié)使然。處方重
用清熱利濕之品,加以疏通經(jīng)絡,切合病機,故克奏全功。
案體 左足大趾紅腫熱痛,如刀割樣來院就診。時令:春季。
初診(2009年4月23日):患者體型肥胖,平時嗜食酒肉及海貨。2周前自覺左足大趾隱隱作痛,后紅腫熱痛,如刀割樣。曾按“風濕性關節(jié)炎”治療,未見好轉,今日來我院就診。證見左足大趾紅腫疼痛,如刀割樣,伴口苦,口粘,小便黃赤。察其舌質紅,苔黃膩。診其脈滑數(shù)。檢閱實驗室報告為抗“O”、血沉正常,血尿酸520mmol/L。中醫(yī)診斷:痹癥;西醫(yī)診斷:痛風性關節(jié)炎。此乃濕熱下注,痹阻經(jīng)絡而致。法當清熱利濕,通絡止痛。方擬痛風方(自擬)加減。
處方:土茯苓30 g,生苡米30g,川萆薢20g,蒼術15g,黃柏10g,蠶沙20g〔包〕,車前子20g,豬苓20g,瞿麥20g,扁蓄10g,澤瀉30g,玄參15g,丹皮15g,秦艽10g。水煎服,日1劑。戒酒、忌食肥甘厚膩之品。
二診(2009年4月30日):上方服6劑后, 左足大趾紅腫疼痛、如刀割樣明顯減輕,舌脈好轉。濕熱漸輕,效不更方。
三診(2009年5月10日):又服10劑后, 左足大趾紅腫疼痛、如刀割樣消失,舌脈正常。血尿酸380mmol/L。為防苦、寒太過敗胃,上方去黃柏。
四診(2009年6月12日):上方又復20余劑后停藥。現(xiàn)諸癥消失,復查尿酸正常。
按:此案乃平素嗜食酒肉及海貨,致脾胃受傷,運化失職,濕自內生,久蘊化熱,濕熱之邪下注,阻滯經(jīng)絡,流注關節(jié),于是痛風乃作;口苦、口粘、小便黃赤、舌質紅、苔黃膩、脈數(shù)乃濕熱內蘊之象。故方中重用清熱利濕之品,加以疏通經(jīng)絡,切合病機,故克奏全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