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1吃瓜全网最快,51吃瓜—全网最快|51吃瓜全网最快吃瓜_51吃瓜全网最快的是真实事件吗?

您當前的位置:首頁 > 典型醫(yī)案典型醫(yī)案

胃痛/肝胃郁熱、濕熱蘊中證(王洪京主治)

發(fā)布時間:2016/8/28 8:49:36  瀏覽量:

提要 宋某某,女,42歲,農(nóng)民,已婚。山東省棗莊市山亭區(qū)桑村鎮(zhèn)。胃脘部灼熱疼痛時

作時止2年,加重1周。舌質(zhì)紅,苔黃膩,脈弦滑略數(shù)。中醫(yī)診斷:胃脘痛;西醫(yī)診斷:膽汁返流

性胃炎。辨證:肝胃郁熱、濕熱蘊中證。治法:清熱化濕,泄肝和胃。代表方劑:溫膽湯加減。

本例患者辨證為濕熱蘊中,肝胃郁熱,治用溫膽湯加蒲公英、連翹以清熱化濕,復合左金丸泄肝和

胃,藥證相符,收桴鼓之效。

案體 胃脘部灼熱疼痛時作時止2年,加重1周來診。時令:春季。

初診(2009年5月25日):胃脘部灼熱疼痛時作時止2年,每因情緒刺激、飲食不慎則加重,1周前因過食辛辣之物又作。證見胃脘灼熱疼痛,脘腹痞滿,進食后加重,不思飲食,泛酸,口苦,小便黃赤。察其舌質(zhì)紅,苔黃膩。診其脈弦滑略數(shù)。胃鏡檢查示膽汁返流性胃炎。中醫(yī)診斷:胃脘痛;西醫(yī)診斷:膽汁返流性胃炎。此乃肝胃郁熱,濕熱蘊中而致。法當清熱化濕,泄肝和胃。方擬溫膽湯加減治之。

處方:枳實10g,竹茹12g,半夏10g,陳皮10g,茯苓15g,黃芩10g,黃連10g,吳茱萸5g,連翹15g,蒲公英20g,甘草5g。水煎服,日1劑。

二診(2009年6月1日):上方服藥6劑后,胃脘部灼痛、口苦、泛酸明顯減輕。藥證相符,病情好轉(zhuǎn)。上方中加川楝子10g,砂仁5g。水煎服,日1劑。

三診(2009年6月7日):上方又服6劑后,食欲正常、但僅見食后輕度腹脹,諸癥消失。此乃濕熱已除,肝胃郁熱已清,但濕熱久居,必傷脾胃,脾胃納運功能受損。上方中再加白術(shù)15g,再服4劑,以鞏固療效。

按:據(jù)癥分析本案乃因情緒刺激、飲食不慎等原因致脾胃運化失職,濕熱蘊積中焦,氣機升降失常,不通則痛,又熱性燔灼,故胃脘灼熱疼痛;中焦脾胃氣機升降失常,故脘腹痞滿,進食后加重,不思飲食;肝郁化熱犯胃,故見泛酸,正如《證治匯補·吞酸》曰:“大凡積滯中焦,久郁成熱,則木從火化,因而作酸者,酸之熱也”; 口苦,小便黃赤,舌質(zhì)紅,苔黃膩,脈弦滑略數(shù)乃屬肝胃郁熱,濕熱蘊中之征。治用溫膽湯加蒲公英、連翹以清熱化濕,復合左金丸泄肝和胃,藥證相符,收桴鼓之效。


Copyright 2016 © 全國基層名老中醫(yī)藥專家王洪京傳承工作室 版權(quán)所有 技術(shù)支持:滕州信息港